前言

上海塞万提斯图书馆展厅中,三位拉丁艺术家正在即兴创作。唯有帕斯的画布是铺在地上的, 她光着脚,跪坐在一层气泡膜上,俯身作画——俯得那么低,几乎要亲吻到画布了。听说要接受采访,她居然“羞涩”起来,“不行,我现在的样子太丑了,我得去洗手间画个唇彩。”——创作中,帕斯素面朝天,专心作画;搁下画笔,她仍是一个爱美的姑娘。

今天,《沪江专访》和大家讲讲这位“八零后”画家的追梦故事。

人物介绍

[本期登场人物]

嘉宾:玛利亚·帕斯

被导师Knox Martin 称为“北美最具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她的作品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大都会博物馆等重量级场馆展出。

话题提要:

一、法律专业的学位证书一到手,她就宣布弃“法律”从“艺术”了。
二、与大师诺克斯·马丁的师生奇缘
三、纽约略显疲惫,而上海朝气蓬勃。

法律专业的学位证书一到手,她就宣布弃“法律”从“艺术”了。

帕斯出身法律世家,她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是律师。大学本科,她顺从了父母的意愿,选择学习法律。完成学业之后,帕斯决定回归自我,去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学位证书一到手,我就宣布,我要抛开法律专业,从头开始学习艺术。”一个姑娘家,本该安稳地接受父母的安排,享受平淡的生活,而帕斯却突然决定偏离“家族的轨道”,去闯荡艺术天地,这让她的父母一时无法接受。“家里人并没有反对我从事艺术创作,其实更多的是担心,毕竟艺术对于我的家族来说,是如此的陌生,而且作为一名女性,想进军艺术界,肯定要经受更大的阻力和更多的质疑。后来我去了纽约,也一点一点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家人也开始支持我,现在他们甚至能为我感到骄傲了。”

那么,她到底爱过法律吗?“其实法律并不无聊,我从中学到了不少分析的方法,去理解每种事物所具备的结构,这对艺术创作是有裨益的。法律给了我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不止是法律和美术,音乐、戏剧、哲学……帕斯都学过、钻研过、深爱过,她欣然地接受着每一种艺术、每一门学科对她的雕琢与塑造。

“不管是艺术,还是法律、哲学,都能帮助我寻求事物的本质。多学一种东西,就能多一种方向去认识事物。”绘画,尤其是抽象画,是帕斯最“拿手”的思考方式,但帕斯的绘画,是极富音乐美的。“我认为,擅长音乐的人,必然也热爱美术。音乐和绘画只是展现创造力的不同方式,她们彼此是相通的。” 帕斯曾经喜欢一边听音乐一边绘画,让画笔在画布上谱写乐章;如今,她摘掉了耳机,去倾听内心的旋律,画下的更是灵魂的歌谣。

与大师诺克斯·马丁的师生奇缘

帕斯决定出国学习美术。可是去哪里求学呢?伦敦、巴西、西班牙,她都考虑过,最后决定去纽约。“我在纽约的街头看到了一幅画,噢!”帕斯做出一个瞠目结舌的表情,似乎那幅作品又浮现在了她的眼前,“那是一幅诺克斯·马丁的壁画,那幅画给了我强大的震撼和剧烈的共鸣,那是我见过的最出色的作品,从那一刻起,我就决定,我要拜诺克斯·马丁为师。”

诺克斯·马丁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壁画家,他是美国五六十年代“纽约学校”艺术团体(New York School)的领军人物,他的壁画作品,如《自行车上的女人》、《维纳斯》等,成了纽约街头绚烂的地标。

怀着一腔崇拜之情,帕斯立即写信给诺克斯·马丁所任教的学校,询问是否能跟着诺克斯学习美术。当时学校给她泼了盆冷水——“想拜诺克斯为师的学生太多了,轮不到你呢。”帕斯只得另选导师。但帕斯与诺克斯的缘分不浅:有一次,帕斯的一幅画被弄丢了,她申请退出原来的班级,正在此时,诺克斯那里刚好空出了一个名额,帕斯连忙去拜访他。两人一见如故,从此,诺克斯就收了帕斯这个徒弟。

帕斯没有辜负自己勇敢的决定,更没有辜负恩师的青睐,她开始大放异彩。诺克斯·马丁曾评论她是“北美最具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她的作品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大都会博物馆等重量级场馆展出。“才华横溢,她对于艺术的哲学具有新颖而激进的理解。”

纽约略显疲惫,而上海朝气蓬勃。

帕斯从纽约来,她作品中的纽约,地上是繁华,地下是破败:地上是摩天大楼,是车水马龙,是灯火辉煌;地下是阴冷、潮湿与腐朽。“纽约作为老牌的工业城市,已经略显疲惫了。而上海则生机勃勃。”

“是啊,上海不仅经济繁荣,在文化发展方面也处于上升期,展览和文化活动越来越多。”一同作画的西班牙艺术家胡安,在上海一待就是两年,对上海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深有体会。正是年轻的上海,吸引来了年轻的帕斯。帕斯是八零后,有自己“脸书”和“推特”,还有精致的个人主页。“互联网已经与我的生活紧密相关,密切到我无法说出它是怎样影响着我的创作。没有互联网,我可能不会去纽约学美术,更不可能来上海展示我的作品。互联网让我的作品和理念走进更多人的世界里。

走在上海的街头,帕斯会突然被一种色彩所吸引,她发现这栋建筑的颜色居然与地铁的颜色相同,于是内心萌动起创作的欲望。在她目光所及之处,事物的外形已然融化,只剩下流动的色块——她的作品就多为色彩的堆积,没有具体的物象——“我认为不是所有的感受都需要具体表达出来的,绘画尤是。我并不需要人们看懂我的画,我在意的是,我的作品会带给他们什么样的感受,欣赏抽象画,不是去理解,而是在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