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记得那是六月中旬的一天,SISU的校园里早就挂起了欢迎这位作家的横幅,在那一刻到来之前,有带着书本的学生,有捧着笔记本严阵以待的老师,有走路颤颤巍巍却还揣着放大镜蹒跚而来的教授,有脖子上挂着长枪短炮伸长脖子等得眼睛都绿了的记者,还有校园里那些黑色,白色,棕色,黄色皮肤的人们,所有的一切,都为了那一刻等待着。

【一个作家的证词】这是今天的主题,在这位大师出现之前,所有人都手握同传机静静等待着,猜想着。终于!来了,来了。在随行人员的搀扶下,在人们和聚光灯的簇拥下这位76岁的老人缓缓走向了主席台,整个大厅骤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就这样远远地看着,突然觉得,这,就是大师。

在塞万提斯图书馆西班牙文化处的一些官员和学校高层的一番致辞后,讲座正式开始。他的语速不快,但是作为一个两年级的学生来说听起来还是有些困难,但是,结合同传的翻译,所有的话都变得清晰明白了,不得不说,当他开讲的时候,暮然发现这个讲座就是如此的紧扣主题,这个老人当他开始说起自己毕生的时候,回忆起的,并不是自己所得的荣誉,而是自己走过人生之路的小小火花,家庭的变迁,求学的坎坷,离开国家,回到祖国,拉美名声鹤起的作家们对他的影响,人生多变的境遇,使我恍然间觉得眼前的这个真实的人变得传奇起来,他的爱情,他的友情,他对祖国的感情,他对拉美文学的看法,有时他说着说着会淡然一笑,在别人看来这是一场不可思议的人生,但是也许在他自己看来,即便是诺贝尔奖,也许不过如此,这就是这个老人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写照。

简介: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作家及诗人。创作小说、剧本、散文随笔、诗、文学评论、政论杂文,也曾导演舞台剧、电影和主持广播电视节目及从政。诡谲瑰奇的小说技法与丰富多样而深刻的内容为他带来“结构写实主义大师”的称号,台湾多译为尤萨或罗萨。Mario是名字,Vargas(巴尔加斯)是父亲的姓,Llosa(略萨)是母亲的姓,分别代表Mario父亲和母亲的家族。当地时间2010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授予其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有《绿房子》、《中国套盒》等。